林彪与彭德怀的用兵区别:一奇一勇,毛泽东:林彪打仗又刁又狠

前言

纵观林彪一生的军旅生涯,用兵布阵,善于出奇。如果说共和国第二元帅彭德怀的打仗贵在勇,那林彪则是贵在“奇”。

何为奇?出其不意,于无声处听惊雷,讲求谋略,尤其注重战略战术,林彪特别会利用天时、地利及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,把仗打得更巧妙,更实用更能威胁对手。尤其贯彻了毛泽东灵活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军事思想,林彪做到了以少胜多,以弱胜强,突出了一个“谋”字。用毛主席的话说就是:“林彪打仗又刁又狠。”

毛泽东

林彪打仗讲究谋略,用兵出其不意

大约在上个世纪的和平岁月里,那是共和国国门刚刚开启的时候。一位名曰哈里森·索尔兹伯里的美国记者带上心脏起搏器,皓首白发时重走长征路,写出了令人震惊的新闻名著《长征:前所未闻的故事》。他在书中对林彪有这样的描述:

对许多人来说,林似乎生性腼腆和含蓄。找不到称颂他对部下热情和爱护的故事。他在红军指挥官中的同事都尊敬他,但他一开口就是谈正经事。……林彪善于声东击西和隐藏自己,善于奇袭和伏击,善于从侧翼和敌后发起进攻和使用计谋。他的胆量和善用疑兵超过任何人。不过,据说他只在有十分把握的时候才出战。

当然,今天回过头来冷静地看待外国记者对林彪的上述评价,我们不能去说他评价得恰如其分,只能说是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,不必苛求历史和外国人,但有一点,林彪打仗讲究谋略,却是毋庸置疑的。

哈里森·索尔兹伯里

林彪出身富裕之家,自幼衣食无虞,与彭德怀相比,他没有那么多的坎坷,且上过私塾,到武汉又进了新式学堂,上过黄埔军校,再追随朱毛缔造的中央红军,可谓天时、地利、机遇,远比彭德怀来得顺当。

反观彭德怀,出生于“无湘不成军”的湖南,贫寒的家境,自幼乞讨的经历,让彭德怀养成了刚正、刚烈、勇往直前、勇不畏死的性格特点,敢打恶仗、硬仗、险仗,敢于硬碰硬。所以,有人评价彭德怀的用兵特色是骁勇刚猛,林彪则是阴柔辛辣,两者互为玉璧,交相辉映,同为中国兵法谋略中极具典型意义的代表。

林彪对兵法谋略情有独钟,科班出身的他有着独特的谋略天赋,加之他不爱交往,勤于思考的性格,一到闲暇,就捧着兵书手不释卷,认真学习和钻研。一旦融会贯通后,就对传统的谋略越来越娴熟,使用的规模也越来越大,效果也越来越好。

长征中,一举突破乌江,进入黔北,即是林彪用兵出其不意的杰作。他在是役中,使用的是三十六计的第一计——瞒天过海。

真正聪明的人不会表现出虚假的狡猾,只有那些自以为小聪明的人才会做虚假的事。所以,古人有云,施行秘密的谋略,不必选择背着人。

林彪运用此计充分领略了其精神实质。

林彪


防伪标签 https://www.recin.com.cn/

上一篇:

下一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