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走心的制度,建的再多也换不来战斗力

万可照明

之前有一个培训很火,大概意思是:流程管事,制度管人,团队打天下,管理定江山。说起来朗朗上口,听起来斩金截铁,推起来排山倒海,落下来近看却无......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热闹了一阵子后,也感觉不到对经营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,最近都偃旗息鼓了,为什么会是这个结果呢?

在职场的生涯里,笔者服务过不少中小企业,尤其是京津冀一带的中小企业,老板常常抱怨:我很累,我制定的很多制度都难以落实,员工经常不把我的话当回事,感觉自己不像个老板,毫无权威,在员工心目中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监工。

许多中小企业的老板都有这样的困惑,感觉自己令不行、禁不止、缺乏权威性,正是由于这些原因,老板想要找回治理的尊严,都喜欢立制度。关起门来,憋好几天,东抄抄西瞧瞧,有的甚至聘高手建一大堆自己都搞不太明白的制度,然后与员工也不沟通,就霸王硬上弓开始执行。像迟到打卡晚一分钟罚款一百元;老板没有进入食堂之前食堂不得开饭;老板任性要开会,凌晨12点把高管吼起来,无故不参会罚款500~1000元等林林总总一大堆。

制度制定忽视公司业务性质、人员管理现状,更谈不上征求意见,一上来就昭告天下。服从也必须执行,不服从也必须执行,执行过程由于水土不服,笑话频出。这种不符合企业管理实际命令式的、强迫式的执行,往往会引起员工的反感和抵触,最终制度就成为老板与员工自娱自乐的工具,而制度的权威和老板的尊严也碎了一地,有的甚至形成对立。

制度就如同法律法规一般,不是个别人拍脑袋想出来的,什么时间推出什么法律,必须等到主观和客观条件相对成熟才可以,并且制定前要集思广益,处罚的强度要各方都能接受,绝非儿戏。

小公司当成大公司管,不行;大公司当成小公司治,更不行。尤其是制度一定要与经营相宜,否则就是舍本逐末的胡闹!所以,公司治理不是制度多多益善,而是要与时、与势、与人、与事相宜才好。切记,制度建设要走脑,更要走心,不走心的制度建得再多也形不成战斗力。

上一篇:

下一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