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安证券严佳炜在节目上表示,对于FOF组合的构建而言,最为基础或者说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,就是基金的分类。
以下为文字精华:
主持人:近些年非常火的FOF产品,目前市场有哪些主流的FOF管理模式?
严佳炜:我们认为,FOF投资自上而下有三个层面,第一个层面是资产配置,第二个层面是行业以及风格的配置,第三个层面才是落实到最底层的选股、选券。对应的,把FOF管理人的管理模式也按此进行分类。考量的是FOF管理人具体是在哪一个层面上对投资进行赋能的。
一共分了三种模式,第一种模式下,管理人没有在任何一个层面进行赋能,这是什么意思呢?FOF管理人所管理的FOF产品的投资目标,如果和他最终选择的那些基金的投资目标是相同的,那我们认为这个FOF管理人没有在任何层面进行赋能。这种模式下,具体会配置的基金包括固收+基金、股债平衡基金、股债轮动、股债择时基金等等。模式一的占比相对来说不是特别高。
第二种模式下,FOF管理人在资产配置层面进行赋能。模式二的FOF管理人本身会有一些资产配置的观点。这种模式下的管理人,会配置纯债基金和全市场选股的权益型基金,再通过他自己对于资产配置的观点,通过比例的调整,从而有机的把这两种类型的基金结合起来。在我们做的研究统计上可以看到,在中低权益仓位的FOF产品中,第二种模式占比是非常高的。
第三种模式下,FOF基金经理除了在刚才说的资产配置层面有赋能以外,在行业以及风格上面其实也有自己的观点,也会进行一定的赋能。这种基金经理除了会去买纯债以及全市场选股的权益基金以外,还会去配置一部分赛道型的基金,无论是主动赛道型的基金,比如说主动消费基金,主动医药基金,或者说被动赛道型,各种ETF等等。这种类型的管理人,在权益仓位中高的FOF产品里面,占比大概50%左右。这就是我们对于FOF管理人的管理模式进行的划分。
主持人:我们如何去借助FOF的形式,去构建我们绝对收益的组合?
严佳炜:我们认为对于FOF组合的构建而言,最为基础或者说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,就是基金的分类。其实市面上有的一些FOF基金的分类,并没有非常好的解决基金产品之间可比性的问题。
什么叫可比性呢?举个例子,例如有一个高仓位的偏股混合型基金,和一个同样是高仓位的普通股票型基金,虽然是分在两类,但他们是具有可比性的,两者之间业绩其实是可以比较的。另外个例子,对于部分归在同一类的,比如说灵活配置型基金,有高仓位运作的,也有做股债择时的,仓位不一样,它们是不可比的。因此,我们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基金之间可比性的问题,如何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基金分类,如何把基金分类做的更为合理,这是我们首先需要做的工作。
在这个基础上,我们也是类似固收+组合的搭建方式,结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去做的。自上而下决定纯债和权益基金的配置比例,也有战略配置模型和战术配置模型这样两个部分。但是我们底层配的不是股票和债券,而是权益基金和纯债基金。
另外,对于纯债基金和权益基金,自下而上的,我们也打造了债券基金的分类标签框架,以及权益基金的分类标签框架,从而能够多维度、多指标的去对基金产品进行客观打分、筛选,最终构建出相对应的R2到R5不同风险等级的FOF产品,是这样的框架和理念。
文章来源:东方财富网